1970 年 11 月 17 日,世界上第一个鼠标诞生。为了替代烦琐的键盘指令,简化计算机操作,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设计了首个鼠标,并申请了专利。你很难想象,它是个机械鼠标,外形是小木头盒子,跟计算机交互的原理是由盒子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
1970 年 11 月 17 日,世界上第一个鼠标诞生。为了替代烦琐的键盘指令,简化计算机操作,道格拉斯·恩格尔巴特设计了首个鼠标,并申请了专利。你很难想象,它是个机械鼠标,外形是小木头盒子,跟计算机交互的原理是由盒子底部的小球带动枢轴转动。
1904 年 11 月 16 日,约翰·弗莱明发明真空管。真空管,一般也称为电子管,用来在电路中控制电流。在半导体普及之前,电子管是最重要的电子元件。为了寻找可靠的无线电探测器,弗莱明利用爱迪生效应发明了真空二极管。1906年,李·德福雷斯特发明了更加稳定和实用的真空三极管。
1971 年 11 月 15 日,英特尔推出全球第一款商用微处理器。Intel 4004 是第一款集成在小芯片中的单片处理器,也是第一代 CPU 的代表产品。它集成了 2250 个晶体管,采用4位体系架构,最大主频 740 kHz。现代 CPU 的指令集极为庞大,但最重要的指令在一开始就已经确立了。
2006 年 11 月 14 日,微软发布 PowerShell。PowerShell 是微软开发的任务自动化和配置管理框架,包含了命令行接口、PowerShell 脚本语言和一个开发包。2016 年 8月18日开源并支持跨平台。
1990 年 11 月 13 日,万维网第一个网页诞生。11 月 12 日,伯纳斯-李和罗伯特·卡里奥合作提出了一个更加正式的万维网系统的建议(相比 1989 年 3 月 12 日那份)。13日,伯纳斯-李在一台 NeXT 工作站上写出了第一个网页,卡里奥为万维网设计了 WWW 标识。
狄兰·托马斯(1914年10月27日—1953年11月9日),威尔士诗人、作家,人称“疯狂的狄兰”,代表作《诗十八首》《死亡与出场》等。《不要温和地走进那个良夜》因电影《星际穿越》的引用而广为人知。
1994 年 11 月 11 日,伦纳德·阿德曼提出 DNA 计算。阿德曼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Molecular Computation of Solutions to Combinatorial Problems”,提出 DNA 计算。阿德曼通过建立一个DNA计算模型,解决了七点哈密顿回路问题和一个类似旅行推销员问题的NP完备性问题。
2009 年 11 月 10 日,Go 语言以开源方式向全球发布。Go 是基于 Inferno 操作系统(Plan 9 的接替者)开发的,其诞生源于谷歌内部存在的一些编程语言遗留问题。最初的开发者包括罗伯特·格瑞史莫、罗伯·派克和肯·汤普森。
2015 年 11 月 9 日,TensorFlow 发布。TensorFlow 由谷歌大脑团队开发,从谷歌第一代机器学习系统 DistBelief 重构而来,在 Apache 2.0 许可证下发布,是数学、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领域应用最广泛的开源工具之一。
1998 年 11 月,早期经典卷积神经网络 LeNet-5 诞生。杨立昆、莱昂·伯托等发表经典论文“Gradient-Based Learning Applied to Document Recognition”,文章总结了应用于手写字符识别的各种模型并进行了比对,结果显示卷积神经网络表现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