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 年,编程语言 CLU 诞生。CLU 是由 MIT 教授芭芭拉·利斯科夫和学生创造的编程语言,是第一个支持数据抽象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虽然 CLU 没有被广泛使用,但它引入了许多如今主流编程语言广泛使用的特性,被视为面向对象编程发展的重要一步。
1975 年,编程语言 CLU 诞生。CLU 是由 MIT 教授芭芭拉·利斯科夫和学生创造的编程语言,是第一个支持数据抽象的面向对象编程语言。虽然 CLU 没有被广泛使用,但它引入了许多如今主流编程语言广泛使用的特性,被视为面向对象编程发展的重要一步。
1997 年 11 月,长短时记忆网络 LSTM 诞生。霍赫赖特和施密德胡伯在《计算神经科学》发表经典论文“Long Short-Term Memory”,详细解释了 LSTM(长短时记忆网络)——机器学习领域一个里程碑式发现。LSTM 解决了循环神经网络存在的梯度消失问题。
2007 年 11 月 5 日,Android beta 版公开发布。Android 是一个基于 Linux 内核的开源移动操作系统,最初由安迪·鲁宾等人成立的 Android Inc.设计与开发,一开始是面向数码相机的,后来发现市场需求不够大,而当时智能手机用户快速增长,于是调整为一款移动操作系统。
1984 年,戴尔创建 PC’s Limited。读中学的迈克尔·戴尔就自购部件升级 IBM PC,并把部件转卖给朋友,进入大学后戴尔将生意瞄准了当地企业。由于销售额喜人,戴尔创建了 PC’s Limited,后改名为戴尔计算机公司。
1971 年 11 月 3 日,第一个版本的Unix 发布。Unix 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计算机操作系统家族,前身为1964 年启动的 Multics。由于项目缓慢,1969年贝尔实验室退出,后来参与项目的肯·汤普森、丹尼斯·里奇等人开始自研 Unix。Unix直接影响了如今流行的所有操作系统。
1964 年 11 月,Multics项目启动。MIT、贝尔实验室及通用电气开始共同研发Multics(Multiplexed Information and Computing System,多任务信息与计算系统)。Multics 基于兼容分时系统设计,首次进行了多用户、多任务操作系统方向的尝试,是现代主流操作系统的鼻祖。
1961 年 11 月,兼容分时系统诞生。分时系统是一种资源共享方式:通过多道程序与多任务处理,多个用户可以同时使用一台计算机。MIT的兼容分时系统(Compatible Time-Sharing System,CTSS)是最早的分时系统之一,由费南多·柯巴托负责开发。
1977 年 10 月 31 日,姚期智提出 Yao’s principle。Yao’s principle(姚氏原理)是一个简单而重要的工具,用于随机化算法的复杂度分析。除了计算复杂度领域的贡献,姚期智在 1979 年首次提出了“通信复杂度”,且在量子计算领域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
1847 年 10 月,乔治·布尔发明了布尔逻辑。布尔出版 The Mathematical Analysis of Logic 一书,首次定义了逻辑的代数系统,后来被称为布尔逻辑,也叫布尔代数。布尔逻辑是数字逻辑和计算机科学的基础。香农在布尔的基础上向前跨出了伟大一步,将其应用到了电子学中。
2009 年 10 月 29 日,国防科技大学成功研制中国首台每秒峰值速度过千万亿次的超级计算机“天河一号”,峰值速度达每秒 1206 万亿次。“天河一号”由 103 台机柜组成,占地面积约 1000 平方米。